文      号 信息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发改委办公室 有 效 性 有效
标     题 洪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洪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字号 :  | 
发布时间:2006-07-28 11:03 |  来源:发改委办公室

  “十一五”时期,是洪山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武汉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洪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团结一心,克难攻坚,圆满实现了“十五”计划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翻番”,经济实力大大增强。预计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99.8亿元,为2000年的2.5倍。 2005年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6.5亿元,为2000年的5.05倍;区级财政体制收入达到4.52亿元,为2000年的2.26倍。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17.2:38.7:44.1,调整为2005年的8.5:39.2:52.3。工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全区主导产业之一;打造出一批区域性工业精品名牌;规模企业达到129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4.97亿元,其中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5年达到16.2亿元,为2000年的2.7倍;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取得可喜成就,建成区级政务城域网和一批园区、企业信息局域网络。“住、购、学、游”等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超市、大型购物中心、专业市场等新型商贸业态形成规模效应;交通、物流、仓储业发展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形成特色;房地产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打造出科教文化特色游、山水风景名胜游和都市农业生态游三条主题旅游线路;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中介、法律、金融、保险、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消费需求不断扩大,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6亿元,为2000年的1.7倍。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规模基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有了新拓展;培育壮大了“洪山菜薹”等特色农副产品品牌;建成一批适应现代都市生活需要的观光休闲景点,城郊型农业种养殖功能逐步向都市生态旅游型功能转变,农业综合效能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改革攻坚成效显著。区直国有、集体和街镇乡办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民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施行。城中村综合改造试点工作全面展开。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力度加大,实现了政企职能分开。事业单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财政、医疗、卫生、文体、教育、保险、劳动、人事及其它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招商引资绩效明显。“十五”时期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为“九五”期间的4.3倍;实际到位内资110亿元,为“九五”期间的2.7倍。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五年共新建扩建主次干道、连通道60条,总长度达220公里;新建村组硬质道路280公里,实现了乡村主要道路硬质化;完成了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农村水网、电话通讯等基础网络建设取得新成果。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14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实施“洁、绿、亮、美”工程,建成市级“山水园林城区”。强化了城区规划管理,违法填湖、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违章占道经营现象得到有效整治,城乡环境面貌变化显著。

  科教特色更加鲜明。创立了国家级科技创业中心,独具洪山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孵化带面积达到21.7万平方米,在孵企业600余家,转化科技成果428项,我区成为全市科技孵化器建设示范区。保持了“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称号,连续三届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殊荣,成为全市唯一的“国际科技合作试点区”。基础教育取得较大进步,中小学入学率、辍学率、毕业率普遍达标,洪山高中、卓刀泉中学和华师大附小建成省级示范学校,石牌岭高级职业中学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幼儿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各类成人教育继续发展。圆满完成省“西藏班”入驻我区任务,“西藏班”教学环境与管理受到省市好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辖区高校在校大学生突破40万人。黄家湖地区新建大学3所,基本形成环东湖→环南湖→黄家湖高等教育长廊。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制建设力度加大,“四五”普法取得显著成效。文化事业发展加快,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区”称号。医疗卫生事业获得高度重视,经受住了“非典”严峻考验,被评为全省抗击“非典”先进单位;建成区卫生疾控中心;加快了社区医疗保健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和农村人口饮用安全卫生水达标。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保持了省级文明城区称号。实施了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全区95个社区创建达市标,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了各种犯罪活动和丑恶现象;高校周边环境整治成为新亮点,我区荣获中央综治委所授“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称号。加强计划生育和人口管理,各项指标均在控制标准之内。低保、社会救助、双拥等民政工作取得新的成果,保持了省级“双拥模范区”荣誉。努力抓好信访、稳定和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了社会安全稳定。加强政治文明和法制建设,扩大了基层民主,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强化了勤政廉政工作,推进了政务公开,发展软环境进一步改善。审计、保密、档案、民族、宗教、侨务、对台、人武、国防等工作不断深入,提升了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大力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五年新增城乡从业人员3.4万人,实现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万人。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6万人。城乡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90元。低收入和困难群体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实现了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和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已启动,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推开。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8.74平方米;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岁。和平乡、洪山乡还分别荣获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标兵”和“明星乡镇”称号。

  二、环境与形势

  (一)机遇与条件

  “十一五”时期,我区面临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具备加快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

  有稳定和开放的国际环境。国际社会特别是我国周边相对稳定,有利于我区继续一心一意谋发展;世界经济周期总体处于上升阶段,国际资本、人才和技术向中国特别是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快,有利于我区在扩大开放中加快发展。

  我国进入新一轮战略发展机遇期。我国经济周期仍处于稳健上升阶段,必将带动我区经济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工业化和消费升级进程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价格机制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将为我区谋求更大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我区进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有利于加快我区发展进程。省委、省政府实施以武汉市为中心的“8+1”城市圈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我区与城市圈内其它地区交流与合作。“十一五”时期在我区实施建设的80万吨乙烯(国家环保总局已将该项目列入环境评价的重点)、澳洲产业园、武汉新火车站、天兴洲和阳逻长江大桥等国家、省、市重大项目将相继建成和投用,有利于加快我区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我区拥有独特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发展空间广阔——我区发展用地空间大,招商引资具有较强吸引力。山水资源丰富——我区山体在武汉市主城区占比达70%以上;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为武汉市主城区之最;东湖生态旅游区在洪山辖区。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有利于我区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业,打造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生态园林城区。科教人文浓郁——区内拥有高校17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省内8所国家部属高校全部座落在我区,国家和省级科研院所35余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17个,两院院士30余名,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10万余名,国家级“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在洪山区腹地,这些都为我区建设科教文化强区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撑。交通区位优越——武汉市现有和在建的6座长江大桥有4座经过洪山,武汉市4大环线均通过洪山,沪蓉、京珠高速公路、107、316国道穿越洪山,京广、武大和规划建设中的武广武京高速客运专线以及武汉2号、4号轨道交通穿过洪山,这些都极有利于我区发展交通、仓储、物流等业。

  (二)困难与挑战

  我区发展也面临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原因是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数高、农业用地逐年减少、农产品价格增幅减缓、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经济与社会发展还不够协调;城乡建设与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落实科学发展观任务比较艰巨;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维护社会稳定压力增大;人们的思想意识日益多元化,处理社会矛盾及利益关系难度加大。

  未来五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全区上下要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抢抓机遇,奋勇拼搏,大力推进洪山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我区“十一五”发展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实施“科教兴区”、“依法治区”、“环境优区”三大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为重点,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构建和谐洪山。

  (二)基本原则

  我区“十一五”发展要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坚持“三大主攻方向”,抓好“三块一带”建设,培植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及名牌产品,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促进城乡一体化。要统筹城乡发展,做到城乡经济发展布局一体化、城乡建设管理一体化和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完善区与街、镇、乡的财税分成体制,加大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营造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开公正的法制环境,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三)发展定位和主要奋斗目标

  综合考虑全国、省、市未来五年发展态势和洪山区的基础条件,我区“十一五”发展基本定位是: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市优势工业的配套加工业、商贸流通旅游业三大主攻方向,充分发挥辖区比较优势,通过改革发展与创新,把我区建成武汉市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市优势工业配套加工业区、新型商贸流通旅游区和最适宜创业居住绿色城区。在此基础上,再经过5—10年努力,把洪山区建成区强民富、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文明和谐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城区。

  “十一五”主要奋斗目标:在优化经济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的基础上,使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按可比口径计算,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 2010年比“十五”期末翻一番;全口径财政收入、区级财政体制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5%以上,2010年比“十五”期末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2010年比“十五”期末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4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2010年达到18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2010年达到1.1亿美元(市级口径);实际到位内资年均增长15%,2010年达到60亿元。在经济实力增强和统筹发展基础上,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区小学生辍学率为零,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5‰以内,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新增就业岗位5万个;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平方米;人均拥有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图书数量和人均文化体育消费支出位居全市前列;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5岁;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51%以上,绿地率达到45%以上;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噪声环境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划标准;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确保社会安全与稳定。

  四、总体布局

  (一)主要功能分区

  “十一五”时期,我区发展按照“三块一带”进行总体布局,形成各具特色、协调配套、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并在“武汉市成为中部率先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发挥重要作用。

  构筑“三块一带”发展新格局。“三块”,即我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板块。东部板块含花山、左岭、建设3个镇乡,依托8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化工新城,发展以油化工和盐化工为主体的化工产业;依托阳逻、天兴两座长江大桥和白浒山港区,发展仓储、物流、商贸业,建设白浒山港区商圈。加快建设该板块道路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左岭镇省级示范镇、花山建制镇、建设乡杜家井集镇、化工区居住新城。中部板块包括珞南、关山、洪山、和平、九峰、狮子山、红旗等街镇乡,依托武钢、武汉新火车站、东湖生态旅游区和九峰科技产业共建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钢铁深加工业、城市消费品工业、旅游业为主,同时发展完善房地产、高校后勤服务,完善珞瑜路和徐东路商圈,启动建设武汉新火车站商圈。建设南湖、东湖和关山三大居住新区。西部板块包括青菱乡、张家湾街,以发展汽车及零配件制造、新型建材、印刷包装、农产品批发与深加工业为主,同时发展仓储物流业、房地产、高等教育等。重点建设澳洲产业园、黄家湖大学新校区、白沙洲商圈和居住新城。“一带”,即科技企业孵化带。科技孵化带建设以中部板块关山、珞南、狮子山等街和部分乡镇的高校周边为发展重点,把科技孵化带逐步建成我区自主创新的重要平台。

  (二)重点建设项目支撑

  支持和配合国家省市级重大项目在洪山区域的建设,完成一批辖区重点建设工程。“十一五”我区重点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现代制造业、农林水利、商贸旅游、教育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规划新建续建重点项目200个左右,主要有澳洲产业园、洪山软件科技园、左岭化工都市工业园、白沙洲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二期工程、群光广场二期、汤逊湖水上公园、黄家湖大学新校区、洪山文体中心、武钢总部基地等一批经济产业及社会事业项目。预计建设投资600亿元左右(其中: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50亿元)。

  五、主要任务

  (一)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深入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集中发展特色优势工业,延长工业产业链,提高企业规模效益。

  做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建设与发展。大力发展光电子、机电、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特色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一批科技实力强的企业,实现重点科技产业集群式发展。加强科技孵化带建设,2010年科技企业孵化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突破1000家。重视孵化器内企业的培植成长与成果转化,将孵化成熟企业及时向相关工业园和工业基地转移。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鼓励辖区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十一五”转化科研成果800项以上。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在洪山区创业发展,2010年科技企业发展到1600家,年科工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60%以上。

  扶植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企业公平竞争、错位发展。重点扶植有利于我区工业优化升级、经济与社会效益好的企业做大做强。发挥骨干企业龙头带动作用,支持葛化、长动、虹信通信、马应龙药业、滨湖双鹤药业、中石油华中公司、中石化仪长管线管控中心等重点企业良性快速发展。培植一批销售收入过5亿元、10亿元和纳税过5000万元、1亿元的大企业,“十一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80家。鼓励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技改投入扶持力度,“十一五”实施技改投资15亿元。着力打造工业精品名牌,争取10个左右工业产品发展成为省市知名品牌。注重发挥无形资源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区企业竞争力。

  加快工业基地建设。按照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建设一批新的都市型工业园区,重点建设左岭化工都市工业园、九峰科技园和青菱澳洲产业园三大园区,引导生产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着力打造左岭化工业、青菱现代制造业和九峰光电子产业三大工业基地。配合武汉市抓好东部化工产业基地建设——该板块重点实施80万吨乙烯、乙烯下游产品配套、葛化盐化工改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精细化工和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形成石化产品深加工和新材料化工的配套产业链。加快启动西部青菱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该板块力争“十一五”期间建成澳洲产业园工业基地,使西部成为我区现代制造业新的支撑点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创造条件加快中部九峰光电子产业基地建设——该板块重点推进我区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共建九峰科技园的工作,以发展光电子、机电和通讯器材为重点,同时发展生物、医药。大力发展市优势工业配套加工业——依托武钢、葛化、武石化等市级大型企业的产业优势和我区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生产基地隔江相望的地缘优势,抓住武钢总部落户我区的机遇,加快钢材延伸加工和相关配套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石油、化工、新型建材、汽车及零配件等与武汉市优势工业相配套的加工业,进一步形成我区与市优势工业配套的加工产业链。

  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发展数字化音视频、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网络设备、软件等信息产业,进一步实施城域网和企业信息化等基础信息工程,建立和完善科技孵化带、工业园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信息平台,构建“数字洪山”基本框架,增加工业发展信息化含量。

  (二)发展和提升服务业

  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各类服务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旅游休闲业、房地产业、文化产业和社区服务业,发展和完善中介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法律咨询业。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加快“农改超”步伐,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

  着力打造五大商圈。顺应武汉市建设华中地区商贸流通中心的新趋势,适应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的新需要,大力整合我区商贸资源,实施规模特色性商圈发展。“十一五”着重建设好五大商圈。提升珞瑜路商圈,完善徐东路商圈,繁荣白沙洲商圈,启动建设武汉新火车站和白浒山港区商圈。珞瑜路商圈——实行街道口地区、卓刀泉地区与鲁巷地区联体发展,促进珞瑜路科技产品开发经营,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发展赛博广场等大型IT产品专卖商场,提高科技一条街电子产品服务功能和辐射力。对珞瑜路街面进行立体整治,突出科技特色,提高科教文化品位。徐东路商圈——完善该商圈服务功能、服务设施。突出发展商贸流通业和公司总部商务。建设和完善特色街、市场群。搞好友谊大道等新建干道商业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把徐东路商圈建成武汉市江南片重要的商贸服务中心。白沙洲商圈——大力发展白沙洲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汽车及零配件、新型建材、农副产品、物流配送等各具特色的专业销售服务市场,“十一五”把该地区建成武汉市重要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商品集散地。武汉新火车站商圈——按照武汉市建设新火车站的统一规划布局,整合资源,理顺体制关系。配合武汉市新火车站的建设,在和平乡白马洲地区适时发展以服务客流为主体的各类商贸流通业。沿武汉火车站广场周边建设若干标志性建筑和地标性景观,逐步把该地区建成武汉市现代化“窗口式”新型客运商圈。白浒山港区商圈——配合武汉白浒山外贸码头港区和化工新城建设,在该地区适时启动建设外贸商品、化工产品等仓储物流商圈。建设与化工新城、白浒山港区和阳逻长江大桥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及服务项目,促进东部地区快速发展。

  塑造洪山特色旅游品牌。充分利用我区山水、路桥、科教及历史人文等丰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旅游休闲业。进一步优化和做大科教文化特色游、山水风景名胜游、都市农业生态游三大旅游线路品牌。重点建设东湖——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大东湖生态旅游圈”、汤逊湖和严西湖——张公山休闲娱乐度假区、青菱湖——黄家湖休闲观光风景带。建设东湖落雁岛、南湖水上公园、关山公园、九峰名人文化公园等大型旅游项目。加大保护和开发辖区一批历史文物景点的力度。整合卓刀泉地区的丰富历史文物古迹及名胜资源,以卓刀泉公园和伏虎山为载体,扩建关公卓刀泉寺庙,复建原御泉寺,建设三国历史文化博览馆。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在条件成熟时,开发建设长江天兴洲岛屿旅游休闲度假区。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挖掘辖区优势文化资源,把文化产业作为我区服务业支柱产业来抓。着重发展出版印刷业、文化娱乐业、文博会展业、体育健身业、教育培训业、园艺雕塑业,发展花卉市场、博览市场、图书市场等大型文化市场。做大文化产业,满足人民文化消费升级需求。2010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8%以上。

  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推进节能、环保型住宅区建设和城中村综合改造,注重房地产规模开发,建设南湖、东湖、关山地区、化工新城、白沙洲地区五大居住新城,把我区建成武汉市最适宜居住的绿色居住新区。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规范房地产开发行为,加强“二手房”中介交易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十一五”完成房地产开发650万平方米。努力解决好低保户、低收入户住房困难问题,建设一批经济适用房。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生态休闲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

  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洪山特色农产品,培植名特优新产品,创立3个以上农副产品新品牌。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蔬菜基地,扩大“洪山菜薹”生产规模,抓好严西湖高新技术水产品示范区、汤逊湖名特优养殖区规模化养殖。进一步发展花卉苗木林果种植业。实现畜禽养殖由散户向集约化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和加工业,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和专业组织,发展公司带农户联市场的工农贸、产加销一体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十一五”期间发展农副产品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6个,促进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

  提高农业科技构成。建立高新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加大农业产业化实用新技术推广力度,鼓励科技人才参与农业高科技创业,引进孵化高新科技农业企业80家,“十一五”期末,科技农业年产值达到9亿元。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加强农产品检疫检测,提高农副产品安全程度。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2010年全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到85%。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朝阳工程”来抓,大力发展生态立体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一批绿化庭院、休闲农庄、农家乐景点和农事体验基地。“十一五”重点建设上规模上档次的农业休闲娱乐项目30个左右,形成富有我区特色的都市型生态旅游农业产业链,实现休闲观光农业收入年均增长15%,使休闲观光农业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和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农村家园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争取省市支持和社会广泛参与,实施致富门道明晰、基础设施完善、社保体系建立、社会和谐稳定“四到家园”工程,实现我区农村“四通、四改、二室、一化”(即:路通、水通、电通、信息通和改水、改厕、改圈、改垃圾堆放形式与改造村文化室、卫生室以及加强绿化)的目标。坚持因地制宜,采取“整体撤迁型、村湾撤并型、旧村改造型”三种基本方式,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对建设重大项目的地区,实行村湾整体搬迁,建设农民新村或新社区;对部分适宜集中的村湾实行撤湾并村,建设中心村;对条件暂不成熟的部分村实行就地改造。通过进行不同类型的新村建设,争取五年内完成“农村家园”改造建设任务,整体提升农村家园生产、生活水平和环境管理水平。

  推进城中村综合改造。按照武汉市城中村综合改造总体规划,加大我区城中村综合改造力度。力争“十一五”基本完成武汉市二环线内和周边我区城中村综合改造的任务,实现村经济组织改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村民改为居民、自然村湾改为居民社区、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的“四改”目标。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和“城中村”改造,明显推进我区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

  实施“环境优区”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认真解决影响发展特别是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形成文明节约、经济安全的生产消费环境,促进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格局。改变经济粗放经营发展模式,实现经济集约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发展循环型工业——大力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对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的技改项目,区技改资金予以重点支持。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发展模式,建设新型工业园区。引导循环利用产业相对集中。在化工、医药、钢铁深加工、建材等重点行业选择一批企业进行循环经济试点,建立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新机制。发展循环型农业——推广沼气在农村和农业上的综合利用,提高农村小型公益设施“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普及率。实行“畜—沼—渔—果”生态链生产模式,畜禽养殖废弃物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把我区建成武汉市重要的循环农业示范区。发展循环型服务业——支持服务业实行健康文明节约的经营服务方式;提倡社会公众文明健康消费;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节材、资源再生利用等消费品,提高大众绿色消费质量。

  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区。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财税激励政策,建立资源节约管理和服务机制。以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为重点,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利用的节约型生产方式。加大对石油、化工、钢铁、建材、家俱等重点耗能行业节能监管力度,降低工业产值综合能耗;推进车辆、机械节能;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提倡家庭节电节气;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耗能大户,严格按照国家省市节能标准实施节能。“十一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在高耗水行业推行节水技术改造,促进公共建筑、住宅节约用水中水回用、污水处理再用;建设一批节水重点工程;完善市场化和管理型节水机制。执行严格的国土资源保护制度,新村镇、新产业园、新房屋建设,按规划进行节约集约用地,对企业闲置厂房空地、“城中村”改造与旧乡村拆迁腾出的土地实行集约利用;限制毁田烧砖,实现禁止生产、经营和使用粘土砖的目标。做好粉煤灰、尾矿、冶金、化工废渣等再生利用工作,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抓好再生资源集散交易中心等工程建设,推进垃圾、污泥的分类收集和再生利用处理;禁止产品、商品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消费品使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区。

  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严格保护山水、土地、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以武汉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我区创建绿色城区为契机,大力开展“生态洪山”建设。推进植树造林、园林绿化工作,重点实施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和外环线、三环线绿化隔离带以及青郑、汉鄂交通干线等绿色生态工程建设,新建一批公园、休闲绿地,扩大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做好湖泊综合治理工作,逐渐恢复湖泊生态功能。加大沙湖、南湖等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保护力度。加强青菱、花山至左岭沿江防护林带建设和江滩绿化,形成滨江绿化风景带。

  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蔓延趋势。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环境污染;保障城乡饮用水源安全;主要湖泊水质达到功能区划要求;城市空气环境及声环境主要监测指标达到国家环境评价标准;危险废物得到妥善处置;确保辐射环境安全。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严格实行对新建、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保审批和环保管理;推行总量控制制度,使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加大环保投入,力争环保投资总额占全区生产总值2.5%以上。

  (五)深化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

  以深化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各项综合配套改革,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我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区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

  深化以企业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做好已完成改制的国有(集体)企业善后工作。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国有、集体资产营运监管体系,促进资产合理流动,实现国有、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支持辖区大中型企业发展股份制经济或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进入金融、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辖区成长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实行制度创新。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促进非公有制企业上规模、上水平。

  推进以行政管理体制为重点的综合配套改革。大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解决好行政管理服务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宏观调控和监管服务能力;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化投资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投资核准和备案制度,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建立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健全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和行政监督机制,建立法制型和服务型政府。按照政事分开原则,理顺事业单位职能分工,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完善和规范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健全财政监督机制,提高财政服务效益与质量。调整完善新一轮街镇乡财税分成体制,健全街镇乡财税激励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实行土地延包,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村委会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覆盖率达到100%。

  开拓对外开放新局面。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招商引资吸引力。整合辖区存量资产、闲置土地及科技、人力资源,对外进行联合招商。规范政府行为,深入整治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规范服务,加强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提高为投资者和办事者的服务效率。创新招商机制,在招商引资上推进五个转变:由全员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由政府为主向市场化招商转变;由“遍地开花”向园区集中招商转变;由“招管一体”向招商与服务分离转变;由“政策效应”向环境创新转变。突出项目招商,以资源引项目,以聚集效应找项目,以核心技术联项目。重视抓大项目招商,侧重引进投资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与武汉市优势工业配套的项目和深加工项目,引进投资在2亿元以上的大型物流项目,引进知名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10亿元以上的房地产项目,引进一批高档次的旅游休闲和文化娱乐项目,进行规模开发。以澳洲产业园招商建设为起点,建立外商投资密集区。大力发展产品出口、加工贸易和跨国采购,扩大洪山产品外向度。加强同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和省市其它地区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提升洪山产品市场份额。

  (六)进一步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充分利用我区科教资源优势,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快科教资源优势向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转化,加强基础人才培养,壮大人才队伍,提高科教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健全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消化创新相结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聚合辖区科技资源,盘活科技存量,构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互利合作、优势互补的科技开发体系,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科研院所为支撑、产学研一体的社会化技术创新机制,努力把我区建成全国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区。改善科技创新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建立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为科技企业、科技孵化器提供信息咨询、项目代理、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形成我区科技中介服务网络特色。加大科技投入和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力争“十一五”全区科研开发经费达到生产总值3%以上。

  开展国际科技合作试点。抓住国家科技部选点我区为国际科技合作试点区机遇,充分聚合辖区高校、科研院所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资源,构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加快我区科技项目走出去步伐,增加国际科技组织和科技项目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互利互惠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开发、生产与经营,促进科技成果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科技合作项目的产业化经营效益。重视引进国际科技前沿项目,借鉴消化国际先进科技成果,扩大我区科技成果的国际性影响。

  弘扬科学精神。高度重视科学理论研究,努力实现发展理论创新。鼓励全区各界开展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的研究探讨与攻关。重点加强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五个统筹”、建设和谐小康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等重要课题的研究。注重利用我区雄厚的人才资源和科研资源,建立理论创新激励机制,努力形成一批科学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为我区“十一五”既快又好地发展提供坚实的科学理论支撑。重视对科学理论特别是当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坚决制止封建迷信行为与异端邪说,确保我区各项事业沿着科学发展轨道健康运行。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实现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规范学前教育,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城镇幼儿入园率和农村学龄前儿童学前一年入班率,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达到规定标准,小学、初中生毕业合格率分别达到99%和97%。健全教育资助体系,认真解决好困难群体子女就学问题。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我区就读的教育服务工作。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提高高中教育质量。努力做好“西藏班”教学工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优秀基础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将石牌岭高级职业中学办成高质量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和全区职业教育中心。顺应高级技工需求短缺的市场形势,鼓励支持企业、社会力量主办职业技术学校,培养一大批高级技工人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偏远乡镇学校建设和资源重组,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形成农村规模办学,建设1—2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在新建成区按规划建设一批新学校。鼓励发展和规范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抓好“基础教育工程”,扩充基础教育品牌。实施中小学“三名工程”,培育一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和名师、名校长;新创建一批省市级示范中小学,增加我区优质教育资源,扩大洪山区基础教育吸引力。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和课外文体活动,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力争使我区中小学基础教育在全市中心城区进入先进行列。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营造中小学良好教学环境。

  支持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为辖区高校适度扩大规模、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培育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条件。支持辖区8所部委属高校创建国内外知名的研究性大学或“211工程”大学,支持辖区省市属高校提高办学档次,形成各自办学特色和优势。支持高校深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校周边环境整治,为高校师生创造更加优良的后勤服务条件和教学环境。办好社区教育学院和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使其成为我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岗位技能培训的社区教育中心。大力推进街道社区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做好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七)提高城乡建设管理水平

  提升道路交通功能和景观质量。进一步完善城乡路网。畅通主干道,完善支路网,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和出口路,新建一批主次干道、连通道。建成青郑高速、汉鄂高速、东葛大道和老武黄公路4条出口路。改扩建珞狮路、吴沙公路等8条道路。对雄楚大街、珞梁路、广八路等43条已建道路实施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城区道路交通质量。着力解决好城区主要道路交通“瓶颈”问题,在街道口、卓刀泉、雄楚大道等车流人流量大的路口规划建设一批立交桥或高架桥,明显改善我区部分路段交通堵塞现状。完善乡村路网建设,“十一五”实现自然村湾道路硬质化350公里。配合建设好武汉化工城、武汉新火车站、澳洲产业园等道路及配套基础设施。完成化工城青化路、葛化一路、葛化西路等8条道路建设,明显改善东部地区交通条件。重视建设一批特色街、景观路。对珞狮路特别是街道口至雄楚大道路口段实行立体升级整治改造。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重视水利和堤防建设。新建和改造天兴乡南垸连通闸、左岭灌溉系统、建设乡灌溉水源等10个灌溉工程;加强左岭堤、武金堤、武惠堤等长江干堤的维护管理。完善城乡供排水系统。改扩建白沙洲地区、罗家路地区、北湖水系等6个地区的排水工程;改造和提升偏远地区供水设施,解决好农村居民饮用干净卫生水问题;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加大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力度,完成17个湖泊主排污口截污工程;构建“大东湖”生态水网,配合武汉市实施长江与东湖、沙湖、杨春湖、北湖、严东湖、严西湖“六湖”连通工程。规范城乡用电管理,保证农村用电安全。加强城乡特别是偏远地区煤气、通信、信息网络等其它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

  加强城乡管理。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努力改进城乡管理滞后现象。注重城市规划管理,强化规划意识,把城乡建设进一步纳入城市科学管理范畴,坚持疏堵结合,齐抓共管,大力整治违规滥建滥开发行为。积极探索对“三违”问题标本兼治的有效途径,依法对城市市容环境、湖泊水域、山林资源进行严格管理和综合治理,抓好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和违法填湖、违法伐林采石等行为的防控和整治工作。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城区目标,深入实施“洁、绿、亮、美”工程。以城区显山露水透绿为重点,实施卓刀泉地区伏牛山、桂子山、卓刀泉公园等重点景观地段的拆墙、拆房透绿工作,建成一批绿色景观新区。加大社区建设管理力度,建立社区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已建成社区软硬环境,对新建社区严格按标准实施软硬环境配套,实现社区升级创优。扩大城乡管理覆盖率,综合整治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努力实现社区及背街小巷、城中村、集镇无暴露垃圾、无出店经营、无乱搭乱盖、无污水漫溢、无油烟噪声扰民、无乱贴乱画等“六无”目标。加强对已竣工道路的管理,提高道路和市容环境景观质量。加大城乡管理投入,加强城乡管理队伍建设,更新环卫设备,增加环卫作业科技含量,推进环境管理创新,建立城市管理网格化、环卫作业市场化、城市管理统一调度机制,提高城乡管理水平,创建山水园林城区和卫生城区。

  (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各类服务业,不断增加就业岗位。“十一五”新增就业岗位5万个,力争愿意就业人员都可实现充分就业。完善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重点帮助城镇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达到60%以上。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加强对城镇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培训率达到90%,农村登记富余劳动力培训率达到80%。强化城乡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就业者合法权益。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将非公有制企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实施“金保工程”,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应保尽保。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100%。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8%,城镇职工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0%,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80%。理顺农村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和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落实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各项救助措施,发展残疾人事业;巩固“福星”工程成果,提高城市“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水平。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繁荣和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兴建和改造一批文化体育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区文体中心、青少年宫等文化体育项目。整合辖区现有文体设施并实现对群众开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覆盖全区的三级文化阵地网络。拓展具有洪山特色的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塑造洪山特色文化品牌。整合辖区各文体协会、文化团体资源,形成特色鲜明、广泛参与的文体服务网络。整合辖区文体人才资源,形成区、街乡镇、社区(村组)三级文化人才网络。配齐乡镇及社区体育健身器材。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全区常年坚持体育锻炼人口达到55%以上。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强网吧、书市、音像市场、休闲娱乐场所等文化市场管理,净化我区文化环境。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建设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卫生服务。强化以食品卫生为主的公共卫生监督执法。加强食品、药品及其它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加强血吸虫病、结核病、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重视禽流感、口蹄疫等人畜共患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坚持医疗服务的社会主义公益事业性质,大力发展社区卫生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加强乡镇卫生院改革改造,重视医院合理布点建设,“十一五”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级卫生室网络覆盖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以上。把十二医院建成一流的区域中心医院。采取政府、社会多方投资等方式,争取在青菱黄家湖大学校区周边和东部三乡镇各改造或兴建1所具有较高档次的医院,努力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强妇幼保健,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婴幼儿死亡率以2005年为基准下降1/5,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5/10万以内。

  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孕前型管理与服务,婴儿年出生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稳定低生育水平,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建立和完善出生缺陷干预体系,2010年可预防的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2‰以内。积极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营造关爱女孩的浓厚社会氛围,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确保“十一五”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

  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干部和教育群众,形成共同精神支柱。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弘扬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广泛开展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教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教育,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广泛深入开展文明街道、文明乡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和文明家庭的文明创建活动,把建设和谐洪山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将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全区城乡基层,提升“省级文明城区”的水平和档次。

  促进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扬民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重视支持人大依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检查和监督,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自治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各项民主权利。按照“依法治区”战略要求,全面实施依法治区。大力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健全行政执法程序,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推进司法改革,加强司法监督,规范司法行为,维护司法权威,促进司法公正。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建立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信用体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依法查处腐败案件。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广泛爱国统一战线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依照各自职能,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双拥工作,巩固国防事业。

  确保社会安全稳定。注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重视安全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加快安全科技建设。强化安全监管执法,做好各项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工矿企业死亡率控制在8.2/10万以下,重大事故结案率达到100%。加强信息安全工作,保守国家机密。开展“平安洪山”创建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争取命案必破。火灾事故起数控制在常住人口3/万以内,损失金额控制在生产总值的4/万以内。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率达到98%以上。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维护信访秩序,健全群体性和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的事件处置能力。加强对社情民意的及时把握和调查研究,完善民意传达机制,畅通诉求渠道,加强行政投诉、处理工作,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突出突出问题及关心的合法利益问题,确保社会祥和稳定。

  六、保障措施

  我区“十一五”发展和规划纲要的落实,需要强有力的政策与措施保障。全区围绕实施和落实《洪山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要加强和落实如下重要措施。

  (一)建立政策支撑体系

  注重政策导向。抓住“中部崛起”战略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我区发展的政策支持。调整和完善“三块一带”发展布局与政策,形成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激励机制。围绕我区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建设领域、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人才培养使用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推进“十一五”时期健康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二)坚持全市和区域发展一盘棋

  找准我区在全市发展中位置。把我区置于全市统一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之中,既服从全局又在全局中发挥我区独特的作用。严格按照全市“十一五”规划布局与要求,加强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风景管理区、武昌区、青山区、江夏区的协调、协作,建立沟通机制,实现江南共同发展。立足于“8+1”城市圈的发展,注重与“城市圈”内其它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交流合作,实行优势互补,促进相互发展。加强与辖区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三大单位”的联系与服务,开创我区和谐发展新局面。

  (三)突出项目兴区

  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重视“十一五”期间重大项目库建设,围绕我区产业发展方向和社会事业发展目标,加强项目策划、收集与优选项目储存跟踪,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积极拓宽重大项目融资渠道,把财政资金、企业自有资本和资本市场筹资等有机结合起来,鼓励民间投资,加强银企合作,多方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努力解决好项目建设资金“瓶颈”问题。充分发挥规划先导作用,加强对事关市、区发展全局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大项目科学规划与论证。实行重大项目目标管理,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继续实施分级、分类重大项目领导责任制、项目建设协调服务、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通报等制度,提高项目建设效率与质量。

  (四)推进人才强区

  完善人才任用制度。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健全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保障机制,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合理的干部人才梯次结构,从根本上增强洪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机制和适应行政、社会事业发展需要的公务人员培育机制。创新人才观念,实施奖励能人、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才辈出的激励政策,为各类人才在我区充分施展才干营造良好环境。

  有重点地培养吸引特殊人才和急需人才。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引进环境,进一步疏通人才进口,重视国内外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公务员和农村基层科技人才的引进工作,对特殊人才和急需人才的引进,实施更优惠的政策,努力建立一支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五)强化政府财政分配调节职能

  增加对社会事业和“三农”投入。根据财力的增长,逐年增加对各类公益事业的投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体的财力支出。打破财政资源在城乡配置中的 “二元”格局,在公共财政资源配置上,加大对农业、农民、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其财政支出比例达到国家相关规定标准;把农村公益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

  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兼顾效率和公平,提高公平程度。强化政府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职能,规范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重点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六)确保规划落实

  全区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按照本《规划纲要》,制定和完善相关行业规划和专项规划,构建洪山区“十一五”发展科学规划体系。注重《规划纲要》落实与目标管理工作的衔接,要对本《规划纲要》制定的目标进行细化分解,逐年实施,具体落实。建立、完善规划目标的监督考评机制,确保全区“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圆满实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下载] [打印] [关闭]

站点地图智能问答
版权所有: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 | 鄂ICP备05009168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07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110038
主办单位:武汉市洪山区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单位:洪山区大数据中心 | 联系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300号 | 邮编:430070
政府各机构联系电话 | 网站技术支持:027-87678380 | 网站运维邮箱:htfw@hongshan.gov.cn

./t20060728_229757_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