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号 | 洪政意函[2022]34号 | 信息分类: | 政务督查 |
---|---|---|---|
发布机构 | 洪山区人民政府 | 有 效 性 | 有效 |
标 题 |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0220667号提案的答复 |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0220667号提案的答复
黄家湖位于武汉市区西南郊,水域面积851公顷,湖岸线长2.4万余米,片区内有以黄家湖为核心,东至汤逊湖,西至青菱湖,三湖一体,总面积50平方公里的黄家湖大学城和占地12公顷的黄家湖湿地公园。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黄家湖片区成为我市科教、文产、休闲、旅游的重点开发区域。
我区高度重视委员建议,围绕黄家湖片区湖泊水质检测、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规划发展、文旅设施建设等内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实施黄家湖综合整治工程。该工程于2019年2月14日取得可研(代立项)批复,总投资41014.06万元,于2019年6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累计完成排水截污新建DN400-600HDPE管2710m,污水检查井79座,智能分流井一座,岸线工程全长6720m,景观面积39.7万平方米,抛石驳岸约735.3m,松木桩驳岸约565.2m,湖泊清淤方量总计26.6793万立方米,建成20000吨/天污水分散处理设施一处(试运行阶段)。该工程现已进入项目收尾阶段。
二是推进黄家湖湿地公园提档升级。我区已将黄家湖湿地建设纳入城建工作计划,实施项目有出水净化工程、景观提升工程、水质在线监测工程。其中黄家湖景观提升工程总面积为26.09公顷(含新港明渠及丽水明渠),水面面积11.55公顷、陆地面积14.54公顷。陆地面积包括绿化53178.5平方米,铺装广场5370平方米,建设园路栈道8960平方米,现状保留77891.5平方米。目前沿湖岸线景观带已整体基本形成,个别区域将进一步建设完善。我区将依据设计理念,创意构建集水文化、水科技、科普教育、休闲娱乐、水上运动体验为一体的水生态公园,内部设置三大功能分区,布局多个景观节点,形成“一轴、三片、多点”的分布格局,争取为市民朋友打造出一个美丽的休闲旅游新地标。
三是支持黄家湖水生态科学研究。工商学院环境科技博览园作为黄家湖水生态科技文化博览园区其中一个重要版块,是依托国家工程实验室武汉实验室(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和院士工作站(环境监测)技术优势,集“生态、科技、文化、环保”于一体的科研成果展示基地。该园分为1个主展区、1个科普阅览器、1个陈列室和3个实地参观基地,总体围绕水资源、水治理、水净化、垃圾分类、碳中和等生态环保主题,集中展示武汉市生态环保成果举措,传播绿色生态文明理念。洪山区科学技术协会会同武汉工商学院、工商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北相融检测有限公司、君集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在武汉工商学院共同为工商学院环境科技博览园生态环保展示区揭牌。该展示区作为学校生态环境产业学院配套建设的科普场所和教学实践基地,对开展涉水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起到积极作用,为建设黄家湖水生态科技文化博览园区提供人才储备。
四是加强水生态科技成果转化。在区科协的帮助下,武汉工商学院成立了科技工作者调查站,并撰写出一系列优质智库文章。该调查站的成立,推进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推动重大科研项目立项,完善科技成果产出和高效转化方面,开创了融合发展新局面;在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生态产业发展、环境健康与风险防控、气候变化与协同治理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新成果。区科协指导武汉工商学院申报的“长江生态讲坛”学术交流活动被评选为武汉市科协“创新驱动助力计划”项目。“长江生态讲坛”是通过邀请生态环保领域顶级专家学者开展科普讲座来推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对于加快黄家湖水生态科技文化博览园区建设和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加强与域内高校院所和涉水企业开展协同合作,不断完善黄家湖片区智慧水务监测系统、水科学科普长廊、亲湖栈道等设施建设;围绕“水文化”主题打造黄家湖水生态科技文化博览园区,营造水生态保护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