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号 | 无 | 信息分类: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 | 有 效 性 | 有效 |
标 题 | 区安委会关于2018年一季度全区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的通报 |
区安委会关于2018年一季度全区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的通报
各街办事处、乡人民政府,区各有关部门:
今年第一季度,全区安全生产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为指导,深入推进《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的贯彻实施,严格落实《武汉市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办法》和国家、省和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突出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不断夯实政府属地和部门行业监管责任,精心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全区安全生产态势总体平稳。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全区伤亡事故的总体情况
2018年第一季度全区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90起,死亡6人,伤31人,直接经济损失113.4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9.6%、上升100%、下降40%和上升584.77%,四项指标两升两降。
一是事故指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控制范围内;
二是元旦、春节、“两会”、“清明”等重要时段没有发生有影响的安全事故;
三是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物品、油气管道和地方水上交通等行业和领域没有发生亡人事故;
四是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二、各类伤亡事故情况
(一)工商贸事故
一季度,工商贸领域建筑施工行业发生1起生产安全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90万元,去年同期工商贸领域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从事发类型看,高空坠落是事故发生的主要类型;从事发原因看,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不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二)道路交通事故
一季度,辖区适用一般程序的道路交通事故35起,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4人,受伤30人,直接经济损失13.5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3%、上升100%、下降40%、上升48.46%,四项指标两升两降。从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亡人事故成因看,大型运输货、客车不避让行人,摩托车、非机动车等违章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从事故发生的时段看,事故主要集中于凌晨和晚间非工作时段;从事故发生的地域看,文化大道、白沙洲大道、团结大道等道路是事故多发地段。
(三)火灾事故
消防领域共发生火灾事故54起,死亡1人,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9.9万元,未发生生产经营性火灾亡人事故,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0%、持平、持平、上升32.76%,四项指标一降两平一升。火灾事故特点表现为:从火灾发生区域看,火灾起数较多的街道为和平街、梨园街、张家湾街,火灾起数同比上升幅度较大的街道为青菱街、梨园街、张家湾街;从火灾发生场所看,居民住宅是火灾发生的高发场所,占全区火灾总数的74%;其次为商业场所、动拆迁工地、垃圾及废弃物等;从火灾发生原因看,电气故障是引发火灾主要原因,占火灾总数39%,其次为生活用火不慎、遗留火种、生产作业、乱扔烟头等。
(四)水上交通事故
一季度全区地方监管的水上交通未发生事故。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虽然全区一季度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同比去年同期,亡人事故起数大幅上升,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建筑施工领域亡人事故多发的态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二是大中型货运、客运车辆营运安全风险与摩托车、非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交通安全意识不强等因素叠加后造成交通亡人事故风险陡增;三是辖区部分中小微企业、个人合伙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等生产经营主体,安全生产基础条件较差,安全意识薄弱,安全事故风险突出;四是用电用气的消防安全隐患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等。
二季度,我市将陆续进入梅雨、高温季节和汛期,恶劣气象增多,生产经营活动繁忙,长假也比较密集,人流、物流、客流进一步增大,安全生产工作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各单位、各部门和企业要高度重视,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要求,进一步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属地及行业监管责任,强化各项措施,认真做好事故防控工作。一是要认真总结分析前阶段安全生产形势和事故情况,坚持问题导向,找准薄弱环节,提前部署,精准发力,落实有效的预防措施,进一步加强事故防控工作。二是要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要认真对照市政府对区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和洪山区2018年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目标要求,进一步强化事故指标控制,加强目标管理,层层传导压力,切实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属地监管责任、行业监管责任,查漏洞、补短板、抓落实,强化过程管控。三是要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行动。各街乡、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属地和行业监管的职责要求,突出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建筑施工、涉爆、涉氨、有限空间、油气管道、燃气、桥梁、水上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事故风险管控,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行动,强化对超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道路桥梁、油气管线、地下管道等安全监管和监测监控,加强对老旧建筑、玻璃幕墙、渣土堆场、旅游景区游乐设施设备、寄递物流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严格审批、管控大型经营性活动,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四是要强化监管执法。结合实际,再加力度、再上措施,抓好、抓紧、抓实隐患排查和安全大检查工作。要畅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举报渠道,鼓励、支持曝光各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进一步健全常态化暗查暗访机制,重心前移,关口前移扎实开展监管执法。六是要切实落实应急处置和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送工作。各单位部门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机制,充实救援力量,配备必要救援装备、器材和物资,强化应急救援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要严格落实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归口直报工作,收到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后,在第一时间内向区委办、区政府应急办、区安监部门书面报送事故基本情况,并及时补充完善事故信息,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完整,杜绝迟报、漏报,严禁谎报和瞒报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