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度、2009年度统计公报由于经济普查没有单独发布,合并到2010年发布)
洪山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 全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经济指标更上新台阶。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增长加速。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 46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4.8% ,第一产业增加值2.96亿元,减少22.2% ,第二产业增加值170亿元,增长18.1 % ,第三产业增加值 289亿元,增长 13.5% ,三次产业结构为0.64 : 36.85 : 62.51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收入48.1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86亿元。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 2.9617 亿元,比上年减少13.61 %。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4.9480亿元,下降13.74 %,其中,实现农业产值2.6287 亿元,下降13.74 %;实现林业产值 0.0048亿元,下降0.04 %;实现牧业产值 0.2639亿元,下降13.76 %;实现渔业产值 1.9312亿元,下降18.61 %。
全年粮食总产量 368 吨,下降98 %;油料总产量954 吨,下降74 %;蔬菜总产量 10.6111万吨,减少 23.28 %;生猪出栏 1.1681 万头,减少 73.36 %;禽蛋产量 386吨,下降 77.9 %;水产品产量1.7249 万吨,减少 6.75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 112.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104 亿元,增长 21.07 %。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 457.29 亿元,增长 29.96 %;利税总额22.9 亿元,增长 88.97 %,其中利润总额13.8 亿元,增长 268.4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49.25 亿元,增长 26.5 % 。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94.7亿元,比上年增长 19.6%。其中,批发零售业260.3亿元,增长19.2 %;餐饮业34.4 亿元,增长23.1 %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外贸出口创汇额(海关口径)8048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1000万美元,实际到位区外资金65亿元。
七、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区基础建设速度加快。公用设施继续完善,创新步伐加快。全年共完成道路建设工作量12.1万平方米,人行道3万平方米。疏通管涵 671700公里,港渠11200公里,检查井11192座,清运淤泥3986立方米,各类疏通率达150%。
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地面水环境质量基本都在标准值以下,噪声环境质量较好,区域环境噪声测量值52.2dB (A),白天51.5 dB (A),晚上45.6 dB (A)。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年末,全区共有普通中学31所,在校学生22744人;职业学校 14所,在校学生24322人;小学33所,在校学生33626人;盲聋哑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165人;幼儿园 73 所,在园幼儿13746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文化事业繁荣活跃。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全年开展群众性大型文化活动30次。全区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 1个,图书室237个。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238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858人,病床4887张。
十、人口、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速度保持平稳。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 681815人。非农业人口634256 人。人口出生率5.98‰,自然增长率4.48‰。
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913.5 元;增长10.9 %;农民人均纯收入 10119元,增长 13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37.89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37。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城区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28.9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 66.44平方米。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电脑 88.52台、空调器 172.13 台、移动电话 188.52部、彩色电视机 142.62 台、电冰箱 101.64 台、组合音响 34.43 套。年末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摩托车40 辆、空调 173 台、移动电话 161 部。
注:1、计算增幅以上年年报数为基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