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号 洪政办〔2023〕6号 信息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洪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有 效 性 有效
标     题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洪山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洪山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字号 :  | 
发布时间:2023-08-31 11:00 |  来源:洪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街乡:

《洪山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8月31日   

     


洪山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建设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23〕41号)要求,加强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加快推进全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城运中心)建设,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中国和数字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围绕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有序、城市治理精细高效、为民服务精准精致的总体目标,构建全区一体化、智能化、综合性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实现全区运行体征全面感知、决策分析、统揽全局、综合调度一体联动,事件处置高效有序,助力提升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二、主要目标

2023年6月,完成区城运中心选址。9月底前,区城运中心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区、街(乡)完成城运中心挂牌。12月底前,区城运中心和平台全面建成试运行,街(乡)城运中心同步投入使用。

区城运中心重在“联和管”,向上对接市城运中心,向下连通街(乡)城运中心,横向打通公安、交管、应急、城管、卫健、水务等部门系统,发挥系统枢纽和实战平台的作用,不包揽、不替代各部门的依法管理职责。街(乡)城运中心重在“统和战”,抓处置、强实战,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统筹街(乡)、社区、网格力量,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联勤联动,提高实战能力。充分整合数据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聚焦城市运行态势感知和“高效处置一件事”,构建高效闭环的管理体系,实现区级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一屏统览”“一体联动”。

三、建设任务

(一)工作机制建设

1.事件处置机制。按照市级标准制定全区城市运行管理事项分级分类处置清单,平时重点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及时分发事件处置和报告。对各类事件进行研判,实现指令派发、反馈、督办的高效协同联动。梳理跨部门、跨层级、高频发生事件,梳理分析高频和多跨事件处置难点和堵点,优化事件处置流程和机制,推动协同处置、闭环管理,提高处置效率。完成市城运中心派发任务。(牵头单位:区网格化中心,责任单位:各单位、各街乡)

2.综合调度机制。建立“1(区城运中心)+N(委办局、街乡)”的指挥调度体系,指挥调度大厅“战时”发挥综合调度中心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指令,指挥调度大厅开展城市重大事件综合指挥调度,城运平台与公安及交管、应急、城管、卫健、水务等专业指挥信息系统联动,各部门按需派驻人员进行协同运行。制定联勤联动运行规则及重大事件协同指挥调度机制,形成能调度、能反馈的综合调度协调体系。(牵头单位:区政府总值班室、区应急局,责任单位:各单位、各街乡)

3.数据汇聚机制。协调整合城市运行实时数据,聚焦城市治理难点痛点,梳理部门业务数据,建立数据共享协同机制,按照市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组织制定城市运行体征数据汇集更新管理制度,协调数据资源建设和共享等事项。(牵头单位:区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区政务服务大数据局、洪山公安分局、区应急局、区水务湖泊局、区财政局、区卫健局、区教育局、区城管执法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园林局、洪山区税务局、洪山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洪山生态环境分局、区网格化中心等)

4.分析研判机制。利用城运中心管理平台整合的城市运行实时数据,监测分析城市运行态势,全面感知城市运行体征,通过各类数据分析和研判,开展预警预判,辅助领导科学决策。(牵头单位:区政府总值班室,责任单位:区应急局、区水务湖泊局、区城管执法局、区园林局、区大数据中心、区网格化中心,各街乡)

5.监督考核机制。区直相关部门、各街(乡)作为被考核对象,对各单位机制建设、事件处置、任务落实、数据保障等方面进行考核。(牵头单位:区政府总值班室、区应急局、区网格化中心,责任单位:各单位、各街乡)

(二)指挥调度大厅建设

按照多中心合一、集约共享、聚合复用的建设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162应急指挥中心,163区政府总值班室建设区城运中心双指挥大厅,163作为常态化调度场所,162作为重大事件指挥调度场所,均接入洪山公安分局(含交管)、区卫健局等专网和平台(含垂管系统),接入区级公安视频监控、“雪亮工程”平台、物联感知系统和相关单位业务系统,确保指挥大厅链路通、业务通、数据通。在162、163原有的基础上,通过简单改造,设置指挥大厅、座席区、会商研判室、值班室等功能区,满足开展综合指挥调度和值班值守的需要。后期可根据区城运中心实际运行情况,另行选择合适的场所新建区城运中心指挥大厅。(牵头单位:区政府总值班室、区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洪山公安分局、区卫健局、区应急局、区机关事务中心)

(三)系统平台建设

1.对接市级平台

本着应接尽接的原则,一是对接市城市大脑四大中枢服务。申请城市大脑“数据中枢”、“AI中枢”、“区块链中枢”、“应用中枢”等,根据建设需求进行服务申请并迅速开发;二是对接市城市大脑基础数据服务。获取区级建设需要的人口、法人等基础数据;三是对接地理空间基础服务。使用智慧武汉时空信息云平台提供的政务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四是对接重点区域人流量监测服务。在市级“互联网+重点区域人流量监测平台”圈选本区关注的商圈、景区等人员密集的重点区域;五是对接综合调度工作平台。提供分级用户管理、值班值守管理、信息管理、指令下发及发馈、视频会商发起等功能,保障市、区、街三级城运工作体系协同联动。(牵头单位:区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各相关单位)

2.基础系统平台建设

一是事件处置平台。利用现有的12345热线、社区工作平台、数字城管、智慧洪山信息资源统一门户移动端等平台基础,对各类日常和突发类事件进行统一受理、智能分拨、核查、回复(访)、结案、反馈、考核、监督等功能。推动跨部门、跨层级的事件精准分配到责任部门、责任人,实现事件的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置。(牵头单位:区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区网格化中心、区城管执法局等,各街乡)

二是综合调度系统。充分利用市级综合调度工作平台基础功能,根据区内实际,完善区级指挥调度功能,实现市、区、街(乡)三级互联互通,支撑重大事件协同指挥调度。按需建设视频会商融合通讯功能,实现区级综合指挥调度,区级平台接入区直部门系统和数据,破除数据壁垒,归集数据完善大数据能力平台,创新数据应用。基于风险隐患、物资储备、救援力量、避难场所等构成指挥调度“一张图”,业务图层数据实现市区共享,平时演练、战时应用,有效辅助指挥决策。(牵头单位:区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区政府总值班室、区应急局等,各街乡)

三是体征监测平台。利用现有智慧洪山信息资源统一门户数据,梳理各领域运行数据,完善区大数据能力平台,实现区、街(乡)、社区多级共享,完成区级城市运行体征数据库建设。借鉴市级城市体征指标体系,通过数据资源目录和物联感知等系统,多源汇聚城市体征数据,形成区级城市体征指标体系,构建风险地图、经济地图、人口地图,支撑区城市运行监测、分析、研判,为城市运行灵敏感知提供数据基础,同时将区级体征数据回流至市城市大脑。(牵头单位:区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洪山公安分局、区卫健局、区应急局、区水务湖泊局、区城管执法局、区财政局、区政务服务大数据局、洪山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洪山生态环境分局、区网格化中心、区教育局、区园林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各街乡)

四是应用场景建设。结合专题应用建设,梳理社会化数据需求,推动互联网数据在场景建设中的整合应用。根据市级发布的重点应用场景建设任务,结合我区实际,充分利用市区数据和基础能力,创新应用场景。建设区级视频资源共享管理平台,融合各部门已建设各类视频探头资源,分级分权建立数据共享和信息安全机制,避免重复建设。加强宣传和推广,打造区级特色的精细化治理典型示范案例。(牵头单位:区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区水务湖泊局、区城管执法局、区政务服务大数据局等)

五是城运平台移动端。复用全市统一的“武汉政务”移动端,整合智慧洪山信息资源统一门户移动端,接入区级城运平台移动应用功能,实现集约化建设和全市协同运行。以“武汉政务”移动端作为各类移动应用的统一门户,统一在“武汉政务APP”上挂载本区电子公文、城市运管等手机端应用,实现信息快速分发和及时反馈。(牵头单位:区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各单位、各街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区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区城运中心建设工作专班,由区政府办副主任兼任区城运中心建设专班主任,区委政法委、洪山公安分局、区应急局、区城管执法局、区水务局、区政务服务大数据局、区大数据中心、区网格化中心等部门分管负责人兼任区城运中心建设专班副主任,区政府办负责全区城运中心建设统筹工作。

城运中心建成后实体化运行,“平时”重点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区网格化中心负责事件处置,区政府总值班室负责开展常态化调度;“战时”城运中心发挥综合调度中心作用,按区委、区政府指令,区政府总值班室、应急、综治、公安、城管、水务等部门入驻指挥大厅开展重大事件综合指挥调度。当发生自然灾难、事故灾害、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时,由应急、公安、卫健等专项应急指挥部门进驻城运中心指挥大厅,开展专业应急处突,城运中心协同统一指挥,联动处置,建立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责任单位:区政府总值班室、区大数据中心、区委政法委、洪山公安分局、区政务服务大数据局、区城管执法局、区水务湖泊局、区应急局、区网格化中心等)

(二)保障网络安全

各部门、街(乡)切实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建立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落实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护,加强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切实保障数据资源和个人信息安全。(责任单位:区委网信办、洪山公安分局、区政务服务大数据局、区大数据中心,各街乡)

(三)建设运营模式

区大数据中心负责区城运中心平台、系统建设及数据资源汇聚。区科投公司负责后期运维保障和运营。区财政局负责经费保障。(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财政局、区大数据中心、区科投公司)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下载] [打印] [关闭]

站点地图智能问答
版权所有: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 | 鄂ICP备05009168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07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110038
主办单位:武汉市洪山区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单位:洪山区大数据中心 | 联系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300号 | 邮编:430070
政府各机构联系电话 | 网站技术支持:027-87673391 | 网站运维邮箱:htfw@hongshan.gov.cn

./t20230905_2258518_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