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街乡部门 > 关山街道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动态
关山街道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 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日期:2025-06-06 17:17 来源:关山街道办事处 字号:


为深刻汲取近年来建筑保温材料安全事故教训,全面加强建筑保温材料全链条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以辖区在建工地、老旧小区、冷库等为重点,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2025年配合上级相关职能部门在辖区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有效预防和减少建筑保温材料安全事故的发生2026年持续深化整治工作,巩固和扩大整治成果,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二、重点任务分工

  (一)生产流通环节

  1.摸排辖区企业底数。配合区经科局、区市场监管局统计摸排辖区建筑保温材料生产、销售企业的数量。重点核查营业执照、生产资质及产品检测报告。发现无证经营或销售伪劣产品的企业,立即上报上级相关部门依法查处。

  2.强化质量安全宣传。组织辖区企业、物业公司和施工单位参加标准宣贯培训,提高《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工程技术规程》《外墙保温工程技术规范》等湖北省地方标准及国家相关标准的知晓度,促进标准的有效执行。

  (二)施工使用环节

  1.在建工地专项检查。配合区资建局、区住更局对辖区建筑工地外墙保温材料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重点核查材料进场验收记录、燃烧性能检测报告、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规范。

  2.既有建筑隐患整改按照“谁所有、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结合日常监管,督促辖区高层民用建筑产权所有人严格按照《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对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开展周期性自查,及时修复外墙外保温系统防护层破损、开裂和脱落等问题,建立清单,闭环管理。针对使用年限超15年,或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装饰层间有空腔的高层民用建筑,鼓励产权所有人委托专业机构评估评定,对需要整体改造更新的,由产权所有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改造计划。

  3.加强消防管理。配合区消防救援大队对辖区设有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高层民用建筑,全面推行“一楼一牌”制度。在建筑主入口及周边显著位置,设置能清晰标示外墙保温材料燃烧性能、防火要求的提示性和警示性标识,统一标识标牌样式和内容。督促相关责任人及时清理建筑外立面与裙房等附属建筑连接处的易燃可燃杂物,严禁在外墙周围堆放可燃物。对采用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有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高层民用建筑,禁止外墙动火用电,确保既有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消防安全。定期向社会公众普及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消防安全知识,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营造全民关注、参与整治行动的良好氛围。

  4.紧盯冷库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和《冷库设计标准》(GB50072-2021)等有关规定,组织相关科室(中心)和企业开展标准学习和培训,确保建设过程符合标准要求。配合上级职能部门开展隐患排查,对采用保温材料燃烧性能不符合要求等安全隐患问题,依法督促整改。

三、工作措施   

(一)广泛动员,凝聚整治合力。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明确街道相关科室(中心)责任,细化落实措施,统筹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广泛发动施工单位、检测机构、监管部门以及产权所有人、物业服务企业等力量,开展检查巡查和宣传提示,落实外墙外保温材料隐患整改。

(二)组建专班,高效推进工作。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公共管理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应急管理)抽调人员成立工作专班。定期组织召开全体会议、专题会议,调度部署重点任务,审议重要文件,研究解决重点问题,确保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三)协同作战,完善监管机制。发动基层力量及时排查整治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相关职能部门。同时加强与上级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隐患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街道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推动、狠抓落实,集中骨干力量组织开展好本地、本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务求取得扎实成效。

(二)聚焦问题整改。坚持边整边改、整改结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第一时间上报上级相关职能部门,一时无法彻底整改的,严格落实防控措施,限时整改,严防建筑保温材料火灾事故发生。

(三)推动工作统筹。要将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统筹结合起来,以建筑保温材料整治为抓手,紧盯房屋建筑外墙以及冷库保温材料应用领域,紧盯重大安全风险苗头,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四)深化舆论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对整治行动进行广泛宣传,形成全社会深入开展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的浓厚氛围。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引导企业职工和社会公众积极举报各类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高压态势。


附件:

站点地图智能问答
版权所有: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 | 鄂ICP备05009168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07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110038
主办单位:武汉市洪山区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单位:洪山区大数据中心 | 联系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300号 | 邮编:430070
政府各机构联系电话 | 网站技术支持:027-87673391 | 网站运维邮箱:htfw@hongshan.gov.cn

./t20250606_2592418_app.shtml,./t20250606_2592418_slhxq.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