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街乡部门 > 关山街道 > 政策 > 其他主动公开文件

文       号:

信息分类: 其他

发文机构:关山街党政办

成文日期:2017-04-13 14:50

名       称:关山街2017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关山街2017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日期:2017-04-13 14:50 来源:关山街党政办 字号: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针,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源头管控,严格落实责任,狠抓改革创新、基层基础、依法治理、专项整治,着力提升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确保全街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全年安全生产事故控制目标是: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和职业病危害事故控制在区政府下达的目标范围内,具体是工商企业无死亡事故、无职业病危害事故,特种设备无死亡事故,不发生火灾死亡事故。

一、强化《意见》贯彻落实,推动安全生产改革发展

(一)统一思想认识。《意见》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和任务要求,对于推动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必须切实增强抓好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和责任自觉,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

(二)加强学习宣贯。迅速组织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切实把《意见》精神转化为完善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的自觉行动。通过理论研讨、辅导讲座、专家讲解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委(组)班子成员学习党中央国务院《意见》,各相关科室、部门及社区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进行系统学习,组织安全生产理论实践丰富的机关干部、专家学者深入基层和企业开展宣讲,努力使《意见》精神成为社会各方面的共识,筑牢《意见》贯彻落实的思想基础;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的报刊、广播、网络等,集中报道、广泛宣传《意见》的精神实质和经验做法,推动学习贯彻不断引向深入。

(三)落实改革举措。紧紧围绕《意见》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和工作任务,紧密结合实际,抓紧制定细化工作方案,对《意见》提出的改革制度措施和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并逐项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和任务要求,统筹推进。探索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落实安全生产经济政策等作为年度改革重点,扎实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社区要积极研究出台本区域贯彻落实的意见方案,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制定细化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各部门要抓紧制定相应配套政策制度办法,确保《意见》确定的各项改革措施和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稳步推进改革举措。

(四)加大督促检查。要加强督查督办,按照责任清单和时间表,定期检查、全程跟踪,对工作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要通报批评、严肃问责;要建立工作落实考核机制,把《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安全生产巡查重要内容,作为检验各相关科室、部门及社区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依据。

二、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一)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建立从社区到各责任单位各层级责任链,确保安全生产责任有效落实。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深入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加大安全生产在绩效考核、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精神文明考核中的权重,定期分析研判安全生产形势,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关切问题,健全安全生产保障制度,加强监管机构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安全生产巡查制度。

(二)厘清行业部门安全监管职责。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和《区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和负有专项监管监察职责的部门要对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负直接责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履行综合监管职责。要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专项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定期分析研判安全生产形势,严格落实重大隐患挂牌督办、警示通报和安全生产“黑名单”等制度,强化对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和《意见》要求,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负全面责任,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责任,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要严格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企业全过程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数字化(两化)体系建设成果运用,实现事故隐患自查、自报、自改,实行隐患分级分类、闭环管理。

(四)严格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考核机制,加大安全生产在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的分值权重,将安全生产考核与精神文明、党风廉政建设、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等专项考核有机结合,坚持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强化履职检查考核,探索建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事故直报制度,对瞒报、谎报、漏报、迟报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责。

三、强化基层能力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一)强化安全生产“两个全覆盖”。建立完善“两化”体系建设激励机制,开展“两化”体系建设升级竞赛活动。倡导购买服务,技术帮扶,聘请专家指导企业建立并完善隐患清单编制工作,提高平台运行标准,评先奖优,以奖代补。建立健全社区安全生产网格化体系。将安全生产植入综治网格化体系,形成全街覆盖,资源共享,上下联动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生产监管区域全覆盖。

(二)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加强对现有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基本理论、法律法规、监管执法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水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借助社会专业力量开展专家问诊,提高安全监管监察水平和实效。

(三)提高职业危害防治水平。要按照“管安全生产必须管职业健康”原则,将职业健康工作纳入民生工程及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体系,调查摸清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涉及行业、主要岗位、人群分布等基本信息,建立本地区职业病危害基本数据库,落实职业病危害申报告知、日常监测、定期检测评价、职业健康监护等措施。要进一步加快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和淘汰退出,加强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和职业健康体检机构建设,加强企业职业健康监管执法,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

(四)切实提升应急救援能力。要继续抓好应急救援基地、队伍、装备等建设,依托公安消防、大型企业、工业园区等应急救援力量,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坚持上下联动、合理布局、资源共享,分行业建设应急救援队伍,实行区域化应急救援资源共享。要进一步强化应急演练,督促各类企业自主开展针对性、实战性、突发性的应急演练活动,加强从业人员应急避险逃生能力训练,提升企业首救自救能力。

四、强化依法治安严格执法,不断提升安全监管水平

(一)严格安全监管执法。各相关科室、部门及社区要结合辖区、行业领域特点,充分运用“两化”体系平台,结合“五方联动”执法检查,确定重点企业、重点部位和重点时段,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加大安全监管执法检查力度,依法严格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注重密切关注经济社会活动,提前研判监管执法重点,提高执法工作针对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建立计划执法与非计划执法互为补充的执法工作机制,通过常规执法、暗查暗访、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等执法方式,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依法从严处理。要继续深化安全生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手段,强化事中事后安全监管。

(二)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坚持“分级监管、属地管理”的总体原则,明确监管监察层级检查方式和主要内容,科学制定年度执法计划,按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和《安全监管监察执法手册》要求,规范监管检查方式、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逐步建立执法公示、执法过程记录、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执法结果定期上报汇总等制度,推行执法全过程管理,通过细化明确违法行为的执法标准,全面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探索实施安全生产执法纠错和执法信息公开制度,通过媒体和网站将监管检查处罚结果向社会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保证执法严明、有错必纠。

(三)严格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坚持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进一步规范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增强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加大对事故单位的责任追究力度,坚决执行对事故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罚规定,依法从严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建立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活动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坚持事后问责和事前、事中问责相结合,对“打非治违”不力导致严重后果或插手打招呼要求减轻行政处罚、减轻事故处理等违纪违规行为,纪检监察部门要严肃查处。

五、强化安全生产源头治理,切实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一)强化安全生产风险和隐患双重预防。坚持企业、政府共同发力,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机制,建立完善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科学合理确定企业选址和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活区空间布局,坚持关口前移,超前辨识预判岗位、企业、区域安全风险,通过专家会诊、组织试点等形式,指导督促企业将较大危险因素辨识责任落实到班组、岗位,确保岗位员工掌握本岗位的安全风险及相应的防范和应急措施。要进一步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制度,实行自查自改自报闭环管理。

(二)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突出消防、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建筑施工、涉爆、涉氨、油气管道、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推行风险等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不断提升行业安全监管水平。强化对超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道路桥梁、油气管线、地下管道等安全监管和监测监控,加强对老旧建筑、玻璃幕墙、渣土堆场、寄递物流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严防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三)强化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建立完善非法问题突出区域驻点打击督导制度,强化街道“打非”主体责任和企业“治违”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追究法律责任、挂牌督办等依法治理措施。对非法违法行为按照《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依法从严从重处理,对已关闭或采取强制措施的生产经营单位“回头看”,确保打击整治到位。

(四)坚决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通力配合,定期排查区域内安全风险点、危险源,落实管控措施,构建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基础设施安全配置标准。

六、切实加大创新和投入,努力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一)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巩固传统媒体主阵地作用,积极探索网站、微博、微信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各级宣传部门要不断强化安全新闻宣传、公益宣传和安全知识技能传播,加强安全生产正面宣传。积极推动安全生产培训全覆盖,实现纳入“两化”平台的企业应培尽培,严把安全生产培训质量关,按层次分对象,抓好差异化、精准化培训,提高各级领导抓安全生产工作的能力、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职工的自我保护能力、监管部门的执法能力和全体公民避险的能力。推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进党校,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安康杯”竞赛、《安全生产法》实施周年宣传等活动。

(二)加强安全生产支撑体系建设。推进“互联网+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信息化支撑安全生产工作平台,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三)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各相关科室、部门及社区要继续加大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投入,安排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用于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隐患排查、培训教育、信息化建设、应急救援、监管装备等方面;加强安全生产经济政策研究,建立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激励约束机制;探索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借助社会专业力量提高安全监管监察水平和实效。企业要加大安全生产必需的资金投入,完善安全设施,改善技术装备,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社区要继续加强监管机构建设,大力推动安全生产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强化安全生产末梢监管。

(四)不断提升社会共治能力。充分发挥人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促进作用、政协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监督作用,努力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依法维护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支持、监督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安全生产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充分运用行业协会、群团组织、保险机构和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和监督安全生产,形成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探索安全生产“12350”专线与社会公共管理平台统一接报、分类处置的举报投诉机制,进一步加大群众举报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奖励力度和宣传力度,有力打击各类暗藏的非法违法活动。

(五)建立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体系。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依托社会中介机构,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组织的安全生产服务作用,探索利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培训机构,提供安全培训、安全评估、安全咨询、安全文化、安全技术支持,更好地为安全生产服务。积极推进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度,建立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支持发展安全生产专业化行业组织,强化自治自律,支持相关机构开展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一体化评价等技术服务,严格实施评价公开制度,进一步激活和规范专业技术服务市场。

 

附件:

站点地图智能问答
版权所有: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 | 鄂ICP备05009168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07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110038
主办单位:武汉市洪山区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单位:洪山区大数据中心 | 联系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300号 | 邮编:430070
政府各机构联系电话 | 网站技术支持:027-87673391 | 网站运维邮箱:htfw@hongshan.gov.cn

./t20170413_253591_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