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号:无 |
信息分类: 其他 |
|
发文机构:青菱街道办事处 |
成文日期:2023-06-29 08:00 |
|
名 称:对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2023002号重点提案的答复 |
夏海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继续统筹推进青菱生态科技新城建设的建议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十分感谢您对青菱生态科技新城的关注,并深入分析了青菱地区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意见和建议,对青菱生态科技新城的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为加快推进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关于统筹推进青菱生态科技新城建设的建议案》的办理,一是成立了由袁永康区长挂帅的重点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制定了《区十届政协第二次会议2号重点提案办理工作方案》,将提案各项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了具体工作措施,保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看到效果;三是强化沟通对接,在办理过程中通过电话沟通、面谈等形式积极与各位代表、委员沟通办理重点,及时优化办理思路,精准办理。
一、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及服务配套,提升区域居民生产生活品质
(一)教育配套方面,位于万科保利理想城市旁的规划小学引进华师教育资源合作办学,计划2023年秋投入使用;位于丽水路旁规划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已开工建设;武珞路小学爱家分校扩建项目已经启动;洪山高中滨湖校区项目已开始筹备。
(二)医疗配套方面,武科大老年病医院作为青菱第一家三级医院已投入使用;湖北省人民医院洪山院区加紧建设中,正在打通医院周边道路微循环并预留出行道口。
(三)园林绿化配套方面,继续推进青菱地区绿化建设,新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扩大青菱地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其中洪山区新武金堤路旁绿地建设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该项目完成绿化建设约5.3公顷;张家湾及青菱控规生态修复项目已进场施工,该项目包含丽水路口袋公园(新武金堤路和丽水路交叉口北侧),该口袋公园中包含一个篮球场,项目完工以后,可以缓解居民体育设施需求,改善居民生产生活质量。
(四)交通路网配套上,新增692路公交由卓越城直达5号线中医药大学站;白沙洲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有序推进中,预计2023年底完工;新武金堤路南段为市级项目,由于南段存在5公里基本农田,目前正在报请开展农用地转换,力争本年开工建设;青菱河路(青菱湖北路-白沙洲大道)、南郊小路(丽水路-青菱湖北路)等道路已完成建设,后续强化衔接;青菱寺路(青菱湖北路-丽水路)已列入我区2023年城建计划开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可研评审,暂无资金来源,计划2023年10月开工。
二、继续加快推动两大市场搬迁,从根本上解决园区环境突出问题
(一)深入开展白沙洲大市场及增益冷链冻品市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加大两大市场内部监管力度。
一是强化领导,强势推进,2021年底区政府成立“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及周边地区综合整治工作专班”。二是强化路网建设,以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提升老化路为重点,积极推进白沙洲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项目、青菱湖北路(青菱河路-白沙洲大道)、青菱寺路(青菱湖北路-丽水路)等路网建设项目,打通两个市场周边道路联通梗阻,优化道路衔接。三是督促两大市场加强环境卫生清洁治理,整顿停车秩序,重新规范停车区域,划定停车标志,开展清洁家园活动,清洗道路约18万方,清理暴露垃圾、废弃物10余吨,清理环卫设施20余处,清理卫生死角22处。四是督促市场管理方在整体改造中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两大市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大市场未通过检验的燃油叉车采取整改措施,暂扣封存叉车6台,清理出场6台。同时强化食品安全监管,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教学、上门宣传、指导帮扶等措施,督促217家食品企业主体完成企业注册,配备食品安全员,落实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和张贴公示牌等具体工作;同时加大农产品抽检力度,今年1-4月,区市场监管局共抽样检测农产品8698批次,配合各级部门监督抽检71批次。五是强化市场管理,对市场内新增棚式违法建设、无证和无合法经营点商户进行全面调查摸底,联合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对无证和无合法经营点商户进行依法清退和证照核销。多部门联合不定期开展场外交易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已开展专项整治6次,出动人员53人次,检查清理场外交易车辆21台次,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二)坚持拆违、改造、搬迁三管齐下,以拆违、市场内部改造促进两大市场周边环境短期内看到实效,以加快推动大市场搬迁从根本上解决青菱环境突出问题,促进青菱城市面貌焕新。
由于白沙洲大市场地块属出让用地,按照土地储备流程及政策,在权属方未明确同意政府对其土地予以收储改造的前提下,将无法完成白沙洲大市场土地的收储工作,也导致规划部门的规划论证、控规调整工作停滞。
目前,在区政府领导下,区内各相关单位积极与大市场对接。一是拆除两大市场及周边违建建设,近年来已拆除大市场违法建设约95000㎡,拆除增益冷链违法建设50000㎡,拆除白沙洲片区其他违法建设约36000㎡。二是协助增益冷链市场开展2023年度提档升级改造项目,进一步优化冷链市场交通组织动线,改善冷链市场立面形象升级,目前正在开展鲜肉市场改造工程。三是积极协助大市场做好新选址工作,紧紧围绕交通运输便利、产业互补、周边配套设施齐全等基本要素,争取迁入地属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夯实市场搬迁的基础。同时大市场作为省级龙头企业和武汉市菜篮子工程,还要积极争取省、市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让企业走得出去,发展得更好。
白沙洲大市场和增益冷链市场搬迁是一项长远工作,需做好充分准备。后期,一是将尽快编制青菱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明晰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在充分分析研究青菱区位优势基础上,结合城市农产品行业优势和商业市场前景确定产业类型、升级转型方向,为下一步配合省、市制定项目搬迁明确搬迁方式和改造路径提供支撑。二是建议洪山区与江夏区同步开展搬出与承接工作,充分利用各级支持政策,在做好园区整体规划前提下,明确海吉星国际绿色农港的可承接的农副产品配建指标、布局。指导白沙洲商户在海吉星提前布局,指导拓展空间资源、延展土地效益,实现青菱地区产城融合,江夏地区宜居宜业。
三、继续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引导项目落地,激活村级产业用地,推动青菱生态科技新城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招商引资机制改革,激活青菱经济发展引擎。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流程,兼顾项目引进的效率与质量,构建项目从洽谈到落地全流程工作机制,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科学化。健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继续完善《洪山区关于加快青菱都市工业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后续的举措兑现、内控、资金使用等相关工作,提升招商引资竞争力。强化服务要素保障。项目引进相关事项实行“一张清单”告知,项目专人负责,提供全流程服务,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完善领导班子挂点机制,制定青菱街道(青菱都市工业园)重点企业/项目领导安排表,由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开展联系走访活动,明确重点企业包保的挂点领导及联络人,走访活动更有序有效。
(二)聚焦产业补短板,开展链式招商提高产业显度。结合园区将近8000亩工业用地余量,围绕电力装备、医药大健康、新能源及汽车“后服务”三个产业方向,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及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中电建作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深挖产业链、价值链,积极推进安徽电气、人民电器、福泰等电建项目的上下游产业落户发展,促进产业聚焦;以马应龙和泓强大健康项目落地为契机,加强校企合作,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打造洪山区健康产业发展基地;依托通用汽车新能源产业,把握招商重点,引进利来汽车等新能源研发企业,提档升级汽车零件生产企业,推进浦项、新程、金达利创等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打造青菱片区新能源产业板块。同时,结合现有汽车产业链的生产优势和华中动力车生态产业园的渠道销售优势,腾退低端产业,引进高端品牌,融入汽车维修、保养、美容等业态,形成汽车“后服务”产业集聚,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三)助力项目落地提速争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青菱今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洪山充分发挥“店小二”精神,通过专人跟踪对接、专题会议研究、联合上门拜访等多种形式,主动服务。目前,利来新能源汽车、洪投智造产业园已摘牌,正在协调区规划局、区城投等职能部门帮助企业做好开工前准备;泓强医药产业园、京山轻机项目、小熊U租等项目正在做拿地前的准备工作;中科锐择、项目已进入实质入园洽谈阶段;其他项目,园区也已安排专人对接服务,尽快推进项目签约落地。同时针对已摘牌或即将摘牌的重点招商项目,将提前做好落地项目开工的保障工作,协调相关行政审批部门加快办理相关证照,实现“六证齐发”,以创新的服务意识、高效的服务质量,加速落地项目开工;紧密围绕项目开工,协调好临建场地、施工水电等开工所需要素,全面做好土地、环境等要素保障,为项目顺利开工创造最优环境、最便利条件。
(四)科学谋划布局,激活村集体产业用地“一池春水”。一是加快推进渔业、建和等城中村改造产业用地建设,做到提前谋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其中渔业产业楼总建面5万方,计划今年10月竣工,重点开展谋划招商及运营工作二是推进十一村一场产业用地划分,提升村集体产业用地经济效益。结合各村集体实际,优化产业用地划分方案,按照“求大同、存小异”的理念加速推动2000余亩产业用地开发使用。提高产业用地利用效应,引导村集团在产业用地上建设标准化工业厂房,筑巢引凤,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三是将产业用地招商纳入招商引资重点工作,按照“谁有项目谁先分配”的原则,调动集团公司招商工作积极性,形成产业用地招商团队。积极配合区商务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及村集团负责人赴浙江大学开展村集体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专题培训班,充分搭建村企对接会等信息交流平台,打开村集体产业用地招商渠道。同时在招商过程中结合村集体产业用地性质和规划,引导人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石咀经贸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协议,推动重点项目与村集团达成合作。
站点地图智能问答
版权所有: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 | 鄂ICP备05009168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07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110038
主办单位:武汉市洪山区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单位:洪山区大数据中心 | 联系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300号 | 邮编:430070
政府各机构联系电话 | 网站技术支持:027-87673391 | 网站运维邮箱:htfw@hongsh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