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号:无 |
信息分类: 司法 |
|
发文机构:中共洪山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 |
成文日期:2021-02-18 16:35 |
|
名 称:洪山区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
2020年,我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准确把握法治政府建设在全局中的战略位置,主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以《洪山区贯彻落实<武汉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实施细则》为主线,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复工复产复市、社会和谐稳定三项重点任务,圆满完成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为洪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工作机制,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基础
1.精心谋划部署。区委组织召开全区全面依法治区第二次、第三次会议,重点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研究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履行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职责,统筹全区依法治区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研究下发《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明确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分解责任单位组织实施,压实工作责任。
2.强化抗疫和复工复产法治保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应急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上级部署,成立洪山区防疫指挥部,依法完善疫情决策机制。组建企业复工复产审核服务组,优化流程、加速审核、强化监管。组建应急法律服务团等形式,开通法律服务热线,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坚持规范行政执法。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执法,严厉打击破坏疫情防控工作的违法犯罪行为。强化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力度,全面做好捐赠防疫物资信息公开,全面落实疫情捐赠物资网上公开公示制度,物资捐赠情况和发放情况全部网上公示。
3.完善学法用法制度。落实区委中心组学法制度、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全年开展《民法典》学习等区级集中学法活动5场次。紧抓法治专业培训,继续开展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2020年全区领导干部及国家工作人员无纸化学法考试100%,及格率100%。开展全区法治政府建设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培训等学习培训,全年共开展涉及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专题培训19次。落实《武汉市洪山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积极开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三合一”活动,在应诉中学法用法。
4.强化考核评价。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区2020年度全面依法治国专项考评,从全面依法履职、科学决策、行政执法、矛盾化解、工作保障等方面,明确了具体工作任务,细化考评指标,对法治政府建设71家绩效考核单位工作进行考评,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以考核倒逼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1.当好疫后重振“店小二”。4月初在全市率先开放区政务中心办事大厅,同步推行网上办、掌上办、寄递办、预约办远程服务。落实国家支持武汉一揽子政策相关内容和各项惠企政策,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稳定发展实施细则》,制定支持复工复产、方便群众办事31条惠企措施。建立企业开办线上服务之窗,累计为5千余家企业解答业务咨询问题近万条。开办并发布“文青商事”十期,主动分享政策干货让企业少走弯路。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帮代办,提供政策辅导、专家咨询、预排工期、协调督办等服务。将项目评审由会议评审调整为专家函审,大幅缩减评审组织用时。针对项目合同盖章用时长问题,支持先盖项目章,容缺后补法人章。
2.深化政务服务“四办”改革。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开展对标优化,全方位推进政务服务“五减”,参与对标122个事项,压减办理环节115个、材料99份、时限238个工作日。推动重点领域改革,企业开办实现“210”,由7个环节压减为一窗受理、一窗发放2个环节,由2个工作日压减为1个工作日办结,免费刻章实现开办0费用。推行企业简易注销,减少申办材料4份,公示期从45天压缩至20天。办理建筑许可实现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审批环节19个、材料30项、时限45个工作日以内。推行施工图审查后置,平均节约时间近15天,施工许可当日可办。推动建设项目“承诺可开工”试点,智联创星项目3日内4证齐发,为全市首创。推行事项“一网通办”,办事指南准确率由42.28%提升至99.95%,电子证照配置率由28.39%提升至100%,一窗通办推进率由78.08%提升至99.78%,网办事项开通率由93.59%提升至100%,网办件量稳步提升。实现区级政务服务事项“马上办”比率75.53%,“网上办”比率99.23%(“全程网办”比率95.99%),“一次办”比率100%,“就近办”比率80.1%,均已实现市级下达目标。
3.优化线下办事服务体验。推行“不打烊”延时服务,破除上下午时间“割裂”问题,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午休时段照常办理,解决上班办事“请假难”问题,对办理需求较大的不动产、公安、民政等单位的258项个人高频服务事项,周六节假日全天正常办事。在区政务中心及街道政务中心部署安装124台评价设备,为办事群众提供评价渠道。推进园区服务和政银合作,在创意天地和银行网点新布设政务自助终端4台。2020年线下办件“好差评”推送率达98.64%,服务满意度达99.65%。2020年,我区开展了证明事项的清理,并将清理结果在区政府官网进行了统一公示。
4.全面落实信用承诺制度。组织区内各部门单位全面落实主动承诺型、行业自律型、审批替代型、容缺受理型和失信修复型信用承诺制度。依据湖北省政务服务网武汉市洪山区权责清单,组织全区各部门单位梳理行政权力事项,准确定位信用信息归集范围,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归集的基础上,积极推动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补偿、行政奖励和行政监督检查等其他行政行为信息的归集工作,区行政审批局2020年以来,累计梳理行政许可8559条,做到应报尽报,全区累计归集各类信用信息11670条,努力提高报送数据的有效性和规范程度,助力信用社会建设。
(三)规范重点领域,充分发挥规范性文件作用
1.围绕中心确定规范性文件项目。紧紧围绕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开展制定规范性文件工作。2020年以来,我区先后出台《洪山区鼓励外商投资奖励办法》《洪山区关于推动文化金融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实施细则》《洪山区支持工业经济和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三件规范性文件,为我区经济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规范支撑,增强规范性文件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2.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与清理工作。制发《规范性文件培训手册》,开展调研起草、征求意见、组织论证、风险及制度廉洁性评估等培训。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及时在区政府官方网站上刊发规范性文件全文,严格规范性文件生效时间,并对规范性文件的背景,条款的核心内容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解读和宣传。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对与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不相适应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
(四)坚持依法决策,积极有效防范法律风险
1.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执行未经区政府法制机构审查决策不得提交区人民政府审议的规定,对区政府拟出台的重大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2020年通过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将板桥小区片旧城改造项目列为我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严格督促实施单位按照程序落实,并及时在政府门户网站上予以公布接受监督。
2.提升政府合同法律风险的可控性。2020年聘请专业法律服务队伍,强化审核队伍建设。严格程序,严审合同内容,做到“有件必审、有审必严”,2020年共审核以政府名义签订的协议28件。
(五)推进执法体制改革,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推进执法体制改革。按照中央、省、市关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部署和要求,整合全区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知识产权、商务、盐业等领域执法职责,组建区市场监督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完成相关机构编制调整工作。积极配合做好以市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工作。
2.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管理机制,组织完成2020年度全区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考试,换发部分人员执法证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三项制度”,促进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武汉市行政执法管理与监督云平台”推广应用和考核,推动对执法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全过程进行记录,做到全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强化个案监督,严格以“三项制度”标准办理群众投诉举报、行政复议所涉的行政执法案件。
3.开展案卷评查工作。组织专班人员对全区行政执法类机关科室、基层站所行政执法案卷进行案卷评查,全区重点执法单位18家单位117本案卷参加了评查,向全区通报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结果,并以“一对一”的形式向各单位反馈执法案卷问题,促进各执法单位严格标准、举一反三、全面自查、规范执法。
4.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全覆盖。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动“互联网+监管”,推进“一网通办”建设,积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提升市场监管效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意见》,推动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作为市场监管的基本手段和方式,切实减轻企业负担。2020年,区市场监管局继续深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开展双随机抽查14次,完成随机抽查市场主体2007户。全年共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7424户、个体439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1700户、个体3305户,移入、移出情况均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全年企业解锁47户;无违规查询667条。
(六)强化监督制约,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民主监督。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区政府系统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2件、政协提案84件,建议、提案的交办率、办结率、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均达到100%,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2.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要求,助推行政执法法律监督。全年行政执法机关录入行政处罚案件12558件,其中行政单位主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9件,检察机关建议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2件,公安机关共计受理移送案件31件。
3.全力推进政务公开。印发《洪山区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实施方案》,在26个领域开展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流程,制作规范化办理流程图,组织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训会。开展全区信息化体系建设调研,形成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完成37个国省垂系统与省统一受理平台对接工作,将政务服务事项统一发布至省政务服务3.0平台。
4.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认领监管事项759项2861子项,事项目录759项,录入实施清单802项。加强区级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共享,就数据更新质检、三清单一目录、共享平台应用等明确责任单位。梳理100项数据共享责任清单,完成每月数据挂接更新,形成我区数据开放目录,涵盖开放要素28项。
5.充分发挥“民呼我应”网络监督平台作用。积极推进一网集中受理投诉。2020年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集中受理各类案件,按时办结率93.58%,满意率79.87%。区网格化中心每周分析各单位办理情况和典型案例,每月通报各单位群众办理工作完成情况和排名打分,并将数据提供给考评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引起办理单位重视,提高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切实回应群众关切。
(七)努力定纷止争,有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全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68件,受理51件,不予受理10件,审结54件(含上年结转10件)。共收到区政府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26件,收到区政府作为被告的一审案件167件,均如期组织答辩、应诉;收到区政府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赔偿申请14件,已办结15件(含上年结转1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96.06%,其中,正职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29.13%。
2.积极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区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工作“一个行政复议窗口”对外,集中受理、审理和决定行政复议案件。2020年通过行政调解方式申请人撤回申请后终止结案13起,行政调解比达到16%,行政调解比例进一步提高。
3.发挥人民调解矛盾化解主阵地作用。依托“区—街乡—社区(村)”三级调解网络,围绕疫情矛盾纠纷、优化营商环境、扫黑除恶等重点任务,落实区每月、街乡每半月、社区(村)每周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2020年全年各类人民调解组织成功调处各类纠纷8613件,调处成功率达100%,协议履行率100%,调解案件数量较去年翻番,无因调处不当导致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
4.实现专业化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全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为398件,法律援助案件办结367件,受理涉疫情劳动纠纷12起,为农民工讨回劳动报酬共73.5万余元。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规范化建设,4个公共法律服务点获评“全市公共法律服务示范点”。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推进“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系列活动,面向农民工、防疫一线的社区工作者等群体针对性开展“法援进工地”“法援社区行”等专项活动。落实驻区人力资源局、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值班律师制度,畅通困难劳动者、刑事法律援助服务渠道。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我区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我区少数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意识不强,在法治框架内开展工作的方法不多,效率不高。二是依然存在依法履职不到位的问题。尤其是“放管服”改革中,监管工作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三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群众法律意识增强,全区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案件逐年增多,现有人员力量与日益增多的复议、诉讼案件量不匹配,存在专业人员整合难、行政复议机构超负荷运转的情况。
三、2021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围绕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围绕依法高效办事,持续推进减证便民,全面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对标先进,以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重点突破,通过法治督察和法治政府创建双向发力,推动政府依法全面履职,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二)完善行政权力监督体系。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有关规定,提高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度,全面加强风险评估,完善决策程序监督制约机制,强化“放管服”改革监管。推动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积极利用全区“双评议”平台和区网格化中心投诉受理平台,共享相关行政执法信息,完善和强化对行政执法权力的监督。
(三)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贯彻落实《湖北省行政权力清单管理办法》,全面落实规范行政执法事项权责清单和执法自由裁量基准。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托“互联网+监管”和武汉市行政执法管理与监督云平台等系统,强化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协同联动,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效能。开展案卷评查,强化人员培训,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和执法人员素质。
(四)全面推进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优化行政复议资源配置,紧扣提升案件办理质量,规范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监督行政执法、化解行政纠纷、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功能和作用。推动各级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行政应诉职责,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常态化,加强对行政机关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情况的监督。
中共洪山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2月18日
站点地图智能问答
版权所有: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 | 鄂ICP备05009168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07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110038
主办单位:武汉市洪山区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单位:洪山区大数据中心 | 联系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300号 | 邮编:430070
政府各机构联系电话 | 网站技术支持:027-87673391 | 网站运维邮箱:htfw@hongsh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