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号:无 |
信息分类: 司法 |
|
发文机构:中共武汉市洪山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 |
成文日期:2024-03-28 09:00 |
|
名 称:洪山区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2023年,洪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实现洪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落实
1.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深入。始终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指引,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八五”普法规划、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重点内容、区委党校(行政学校)重点课程。开展全区依法行政专题培训、党内法规知识竞赛、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等,全面提升法治意识。
2.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全面领导日益坚强。区委、区政府始终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切实发挥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牵头抓总作用,全面落实《洪山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会议、委员会会议和区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
3.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不断压实。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健全完善年终述法制度。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全年开展中心组学法活动240场次,区政府常务会议开展会前学法21场次,着力提升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二)健全工作机制,推进依法行政
1.贯彻落实武汉市重大行政决策机制。编制并公开《洪山区人民政府2023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规范落实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确保区级重大行政决策合格率100%。
2.严格实行政府重大决策法制审查机制。强化外部审核队伍建设,科学配置内部审核队伍,做到“有件必审、有审必严”。全年共审核拟以政府名义签订的协议和涉法常务会议题151件,有效降低政府决策风险。
3.切实加强法治保障优化制度供给。按照《武汉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全过程保障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类规范性文件《洪山区支持工业经济和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率100%。落实“清减降”,坚持对全区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开展涉及行政复议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与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形势要求不相适应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等专项清理工作,进一步优化制度供给。
(三)执法严格规范,促进公正文明
1.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清理并公示《洪山区行政执法主体名单》(第一批),组织执法单位公示执法年报,增强行政执法透明度。组织2023年度全区行政执法证和监督证考试,全面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管理机制。强化“武汉市行政执法管理与监督云平台”运用,做到行政执法全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
2.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模式。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三项机制”,获评2023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启用区政府行政执法监督专用章,成立区行政执法监督局,与区工商联、网格化中心等部门以及区行政复议机构建立问题线索沟通机制。聘用20名行政执法义务监督员,设立5个涉企执法监督联系点,强化社会监督力量。认真办理行政执法监督案件14件,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3.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完成2023年度全区涉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开展3次综合执法培训,推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落实全区涉企执法不规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和涉民营企业行政执法工作三项内容监督检查,不定期开展现场“伴随式”执法监督,探索在行政执法领域推广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提升全区执法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高效洪山
1.“放管服”改革更精细。全区“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比例分别达到84%、99%、90%、100%。其中100%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94.6%事项“全程网办”,创新推出7项洪山特色“一事联办”事项,“一业一证”改革行业扩展至28个。承担全市“涉水一件事”等8项微改革微应用试点,提供50余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2.服务市场主体更优化。落实企业开办“1050”标准,打造“15分钟便民圈”。在医疗、食品、药品等6个行业领域创新推出14项“证照变更一次办”事项,平均申请材料精简约40%,办理时限压减约60%。推行“1+N”一站式注销服务改革,破解企业“退出难”问题。推行“夜间施工智能审批+智能监管”模式,助力项目早开工、早落地。
3.出台惠企政策更有力。编印《惠企助企政策及服务指南》,动态更新惠企政策211条,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为企业申报提供咨询指引。依托税收大数据平台,采用“数据摸排+精准定位+全程辅导”的方式,推送税务提示信息91.99万条。针对投资融资、工业经济、科技创新、文化体育等领域出台区级专项惠企政策8条,支持推动行业产业发展。
(五)紧盯权力运行,监督精准有力
1.持续发挥行政复议应诉监督作用。在全市中心城区率先成立区级行政复议服务中心,实现行政复议案件“统一受理、统一审理、统一决定”。发布《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实施办法(试行)》,府院联动质效不断提升。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548件。开展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三合一”活动暨行政审判与行政执法联席会,增强行政机关负责人法治观念。
2.严格规范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理区人大议案1件、代表建议129件,区政协建议案1件、提案101件。政府内部权力制约体系形成,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财会监督等监督机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六)激活社会治理,助力矛盾解决
1.打造法治宣传“主阵地”。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培育500余名法律明白人,帮助群众解难题、化矛盾。紧扣中心节点,着力开展三八妇女节、国家安全日、“12·4”国家宪法日等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全区完成普法教育人数151万人次,依托“洪山普法”抖音号发布短片52部,微信公众号更新375篇,开展“法律六进”活动4032场次,有力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2.打好公共法律服务“组合拳”。深化“136”军人军属公共法律服务,联合武汉军事法院设立涉军维权服务联络室。深化区校合作,创新开展“联学、联研、联动”三联机制。全年办理法援案件1051件,事务数8604件,提供上门服务、延时服务142次,多篇案例入选司法部案例库、省级百优案例。
3.筑牢矛盾纠纷“防火墙”。聚焦重点人群和重点领域,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常态化。成立13家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品牌力量引领人民调解高质量发展。全年各级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5578件,“法指针”线上受理调解14266件,调处重大复杂疑难矛盾纠纷95件。
二、存在的不足
2023年我区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还需走深走实,依法行政理念措施还有待深化,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法治宣传还有待增强。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需要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2024年工作打算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全覆盖开展年度述法活动,优化区级法治建设考评指标体系。深化全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贯穿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全过程,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能力水平。巩固行政执法监督“三项机制”先行区创建成果。加大“无证明城市”建设力度,继续编制实行告知承诺制清单。全面实施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
(三)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贯彻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增强依法行政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强化执法监督力度,不定期开展执法培训、案卷评查等活动,以个案为抓手开展监督,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四)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把法治宣传工作作为我区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法治宣传方式,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日常工作,提高群众法律素养,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站点地图智能问答
版权所有: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 | 鄂ICP备05009168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07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110038
主办单位:武汉市洪山区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单位:洪山区大数据中心 | 联系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300号 | 邮编:430070
政府各机构联系电话 | 网站技术支持:027-87673391 | 网站运维邮箱:htfw@hongsh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