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晚,正值元宵佳节,“钟鸣楚天元宵夜”非遗主题展演在湖北省博物馆启幕,通过“文物活化+非遗市集+舞台展演”,打造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博物馆奇妙夜”。
当晚7时许,省博广场花灯熠熠,人头攒动。赏花灯、猜灯谜、听戏曲,尝荆楚美食,看民俗表演,上手体验非遗技艺,现场游客乐在其中。极具荆楚特色的年俗表演和非遗技艺项目,组成了一条民俗文化活态展示长廊,大家畅享非遗购、探访非遗味、共赴非遗游。
来自洪山区的“楚香制作技艺”“螺钿镶嵌艺术”惊艳亮相,摊位前围满了前来观赏和体验的游人。不少人感慨,“通过这种方式,让非遗走近了年轻一代,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
“香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楚香作为独具湖北地方特色的天然香,是中国香文化的重要起源之一。”楚香传承人韩雪介绍,这些香制品也被视为一种精神寄托,历史上受到苏东坡、黄庭坚、李清照等文人的喜爱。
“大家更多以为香是插着、点着的,这里展出的香能随身佩戴,也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到,这些产品是香料经过打磨,再合成香泥做成形状,以满足现代人的健康需求。”韩雪介绍说,楚香制作中善用“香茅草”,偏向甜香雅致,区别于藏香的浓郁,闻起来感觉清新自然,令人愉悦。
去年中秋假期,由非遗楚香和湖北省博物馆联名的文创产品——楚香袅袅系列上线,多个单品被抢购一空。其团队打造的楚香·凤来仪香薰桌摆入选文博会礼物,楚香制作技艺入选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螺钿镶嵌,是把河蚌与海螺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螺钿镶嵌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程新华老师介绍,螺钿作为我国传统工艺,起源于商代,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螺钿是宫廷御用工艺,在家具、乐器、盒匣、笔筒、镇纸等物品上广泛运用。现凭借用中国手艺展现自然之美而火遍社交平台,已出现在人们日常所用的杯垫、果盘、梳子、首饰盒上,颇受年轻女性的青睐。
此前,运用螺钿镶嵌艺术的非遗工艺品《荆楚魅力旋转盒》在2024年“知音湖北 遇见游礼”旅游商品大赛中斩获“金奖”。
站点地图智能问答
版权所有: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 | 鄂ICP备05009168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07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110038
主办单位:武汉市洪山区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单位:洪山区大数据中心 | 联系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300号 | 邮编:430070
政府各机构联系电话 | 网站技术支持:027-87673391 | 网站运维邮箱:htfw@hongshan.gov.cn